在线客服
扫描二维码
下载博学谷APP扫描二维码
关注博学谷微信公众号
我们常常谈的组合模式,其实就是允许你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现 "整体/部分" 层次结构。本文将从组合模式的定义、包含角色、通用源代码以及优缺点几方面来详细分析,帮助大家深刻了解Java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。
一、组合模式定义
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(但我感觉有点复杂)也叫合成模式,有时又叫做部分-整体模式,主要是用来描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。组合模式就是将部分组装成整体。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“部分-整体”的层次结构,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。
二、组合模式的包含角色:
(1)Component 抽象构件角色
定义参加组合对象的共有方法和属性,可以定义一些默认的行为或属性。
(2)Leaf 叶子构件
叶子对象,其下再也没有其他的分支,也就是遍历的最小单位。
(3)Composite 树枝构件
树枝对象,它的作用是组合树枝节点和叶子节点形成一个树形结构。
三、通用源代码:
(1)抽象构件
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onent {
//个体和整体都具有的共享
public void doSomething(){
//编写业务逻辑
}
}
(2)树枝构件
public class Composite extends Component {
//构件容器
private ArrayList<Component> componentArrayList = new ArrayList<Component>()
//增加一个叶子构件或树枝构件
public void add(Component component){
this.componentArrayList.add(component);
}
//删除一个叶子构件或树枝构件
public void remove(Component component){
this.componentArrayList.remove(component);
}
//获得分支下的所有叶子构件和树枝构件
public ArrayList<Component> getChildren(){
return this.componentArrayList;
}
}
树叶节点是没有子下级对象的对象,定义参加组合的原始对象行为。
(3)树叶构件
public class Leaf extends Component {
/*
*
可以覆写父类方法
* public void doSomething(){
*
* }
*/
}
测试类负责树状结构的建立,并可以通过递归方式遍历整个树。
public class Clien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创建一个根节点
Composite root = new Composite();
root.doSomething();
//创建一个树枝构件
Composite branch = new Composite();
//创建一个叶子节点
Leaf leaf = new Leaf();
//建立整体
root.add(branch);
branch.add(leaf);
}
//通过递归遍历树
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(Composite root){
for(Component c:root.getChildren()){
if(c instanceof Leaf){ //叶子节点
c.doSomething();
}else{ //树枝节点
display((Composite)c);
}
}
}
}
四、组合模式优点:
(1)高层模块调用简单
一棵树形机构中的所有节点都是Component,局部和整体对调用者来说没有任何区别,也就是说,高层模块不必关心自己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整个组合结构,简化了高层模块的代码。
(2)节点自由增加
使用了组合模式后,我们可以看看,如果想增加一个树枝节点、树叶节点是不是都很容易,只要找到它的父节点就成,非常容易扩展,符合开闭原则,对以后的维护非常有利。
五、组合模式的缺点:
组合模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,看到我们在场景类中的定义,提到树叶和树枝使用时的定义了吗?直接使用了实现类!这在面向接口编程上是很不恰当的,与依赖倒置原则冲突,读者在使用的时候要考虑清楚,它限制了你接口的影响范围。
使用场景:
(1)维护和展示部分-整体关系的场景,如树形菜单、文件和文件夹管理。
(2)从一个整体中能够独立出部分模块或功能的场景。
简而言之,组合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,它既有优点又有缺点,但整体上来说还是很方便实用的。以上关于组合模式的深度解析,大家都弄懂了吗?
— 申请免费试学名额 —
在职想转行提升,担心学不会?根据个人情况规划学习路线,闯关式自适应学习模式保证学习效果
讲师一对一辅导,在线答疑解惑,指导就业!
相关推荐 更多
Java学习总结Thread的start和run方法的区别
Thread中的start()和run()是Java的多线程概念最重要的两个方法,相信大家在Java学习中,或多或少会对两者的区别搞不清楚。因此本文就来和大家谈谈start和run方法,主要内容包括:认识start和run方法、两者的区别、代码实例和线程状态说明。
5767
2019-08-22 17:59:18
为什么要使用Docher?Docher的优势分析
为什么要使用Docher?众所周知,Doch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,它的优势有资源利用更出色,秒级的启动速度,一致的运行环境,持续交付和部署,可以拓展和堆叠,便捷的自动迁移,更加低廉的成本以及自动化的管理等等。下面请看具体的优势分析:
5511
2020-02-20 15:19:40
Dubbox服务消费方开发详解
众所周知,。通过Dubbo可以创建服务消费方的应用,实现服务消费方远程调用服务提供方的方法。下面一起来看看Dubbox服务消费方开发详解,具体内容包括六个详细的开发步骤。
5110
2020-05-28 16:25:37
Java学习如何提升学习效率?
Java学习如何提升学习效率?刚刚接触Java的同学估计有满脑子的困惑,Java的体系结构异常庞大,很多刚接触的朋友学着学着就不知道自己的路线是什么,不知道如何进行学习路线规划,也不知道学习什么内容可以找到相关的工作等。
4728
2020-06-17 14:58:23
在项目中如何使用 Disruptor 做内部消息队列?
在项目中如何使用 Disruptor 做内部消息队列?工作中遇到项目使用Disruptor做消息队列 ,不是Kafka也不是rabbitmq;Disruptor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快,是开源的。其实生成者到消费者模式是很常见的,通过一些消息队列也可以轻松做到上述的效果。不同的地方在于,Disruptor 是在内存中以队列的方式去实现的,而且是无锁的。
3771
2022-04-29 14:03:28